其他資料整理中………,歡迎你瀏覽本網站,謝謝你的光臨及你的支持!

佛教在馬來西亞,近年來,寺院庵堂佛教團體林立興起……

以下資料由普陀書軒緣整理,純屬弘法教材,不可用作任何商業用途。

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

五比丘

  佛典所載最早出家的五名佛弟子:一、阿若憍陳如,二、額鞞,三、跋提,四、十力迦葉,五、摩男俱利。是為文句四之三之說,而諸經論諸家之義皆同。然列為一、陳如(又拘鄰),二、頞鞞(又濕鞞阿說示馬勝),三、拔提(又摩訶男),四、十力迦葉,五、俱利太子。又玄義釋籤六之二列為:一、頞鞞,二、跋提,三、俱利,四、釋摩男,五、十力迦葉。
  他們原為釋迦牟尼之父淨飯王派遣隨侍釋迦修道的臣僕,因見釋迦放棄苦行,捨之而去。釋迦成道後,首次於鹿野苑為他們說法,五人於是出家,從此便有了比丘。

發布日期:2011年10月21日星期五晚上10:16p.m
資料來源:新編佛教辭典
整理:普陀書軒緣

基本教義

  佛教的基本教義主要是“四諦”、“八正道”等,被稱為釋迦牟尼的根本教法。四諦,就是:苦、集、滅、道。苦諦,即要人們把現世看成是痛苦的,人生充滿著苦。集諦,即要人們把苦惱產生的原因,看成是起源於人本能的慾望(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五欲)。滅諦,即要人們相信苦惱的根源——“五欲”是可以完全消除的,因此每個人都可以得到“解脫”而成佛。道諦,即要人們相信有一條可以使人解脫的途徑。
  八正道又叫八聖道,包括:正見、正思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精進、正念、正定,即要求人們按照佛教的教義來觀察、思考、說話、行動和生活。

發布日期:2011年10月21日下午 5:27p.m
資料來源:不詳
整理:普陀書軒緣

大藏經簡介

  佛教《大藏經》,又名一切經、藏經或三藏,內容包括經、律、論。大藏經的編纂,始於釋迦牟尼涅槃不久,弟子們為保存他的說教,統一信徒的見解和認識,通過會議方式的結集,形成一致公認的內容。其後又增加了有關經、律、論的注釋和疏解等“藏外典籍”,成為卷帙浩繁的四大部類。原始佛教分裂以後,各大派別大多按照自己的觀點編有本派的藏經,但只有上座部的三藏比較完整地保存下來,其他部派的典籍除了在漢文譯本中保存一部分外,基本上都已散佚。早期的梵文經典只剩下少數零散貝葉本或紙寫本至今尚存,全部三藏已難窺全貌。現存的大藏經,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、藏文、蒙文、滿文、西廈文、日文和巴利語系等七個系統。此外還有過契丹文大藏經的刻造,但尚未發現傳世的刻本。

發布日期:2011年10月21日下午 4:45p.m
資料來源:新編佛教辭典
整理:普陀書軒緣
聯絡處:
No.88,Bukit Dumbar,Jalan Faraday 11600 Jelutong,Pulau Pinang.
電話:604-6571625 傳真:604-6573672
部落格:http://ptbeb.blogspot.com/
電子郵件Email:phortortemple2d@gmail.com
2011─2014 馬來西亞檳城普陀書軒緣
2011─2014 Malaysia Pulau Pinang Phor Tor Margin Bookstore